文学史书写相关论文
王国维早年写下了大量文学论著,但在清末民初,并没有多少人察觉它们的跨时代意义,有的还被当时的文坛同人有意无视。直到“整理国故”......
期刊
百年中国新(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书写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国时期,郭沫若进入新文学史的版图,但其重要性并没有凸显,核心作家的地位在文......
编纂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实践已历百余年,系统整理、研究中国文学史著作,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史话语体系.2021年5月25―26日,在......
早在1980年代,吴福辉先生就曾著文“提倡个人编写文学史”(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1辑)。当时,从1950年代后期盛行起......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萧红书写有60余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萧红书写基本注重从文学救亡的视角,对其以《生死场》......
本文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新教知识分子对浪漫文学的批判出发,探讨晚期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夫撰写的《德意志文学史》,尝试厘清作者......
本论文之论题主要是考察和研究晚清至抗战前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历史,重点探讨文学史书写历史中文学史观(包括文学观)、文学史编撰体......
60年代初“爆发”式出现的历史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风景。历史小说作家队伍的主体大都是一批现代作家,他们在建国后近十年的沉......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一些文艺活动(包括文艺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史书写等)就在自觉地进行着一种异质的知识型建......
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而言,“人道主义”堪称最为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是由现代中国文学学科特点和文学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同时,“人道主......
“诗歌秩序”建构包括诗歌批评、诗歌评奖、编辑年度选本尤其是诗歌史写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活动,通过建立标准与尺度、制作优秀......
面对一段从1949年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大陆文学事实,文学史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书写方式.由于对当代文学存在与否的理解的不同,......
作为一部“伟大也要有人懂”的小说,《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已得到不同时代的文学史著作的书写。以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
学术界对文学史的界定众说纷纭,以至于这一概念被使用时出现了含混模糊。事实上,从有文学史之实但无文学史之名,到有文学史之名且......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中意涵甚巨,但启示之一当属历史书写作为“当代事件”的性质不容忽视。晚清以降,中国蔚为大观的文学史......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传媒语境提纯之后,话语高度集中单一,个人意见表达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王瑶学术见解的表达也是如此.由于特定的历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已经近百年。通过分析文学史著作,研究文学史书写和文学史观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学史书写中的历史分期、作家作品选择......
《十四朝文学要略》的文学史书写,包括文学史理念和与主流文学史的视野之异两个方面。文学史理念包含文学史的叙述内容和叙述方式,......
20世纪30年代初期,钱钟书写下两篇相互印证的论文《中国文学小史序论》(1933年)和《论复古》(1934年),前者对传统和时下的文学观、历史观......
作为全面概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态势的著作,诸多文学史在对“五四”女性文学的书写方面呈现出主观、随意的倾向,文章以王瑶的《中国......
<正>张志忠,男,祖籍山西文水,1953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分别于山西大学、北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围城》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已是普遍共识。但它的经典地位却并非一蹴而就,也经历了时间的汰选,即有一个......
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建立之初,就深受现代文学的学科建制的影响。现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科的建制上,也体现在书写......
在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上,科学性历来都为史家们所看重,但是,建国之后文学书写的科学品格却一度失落;与科学性相比,文学史书写的......
<正>清民之际,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体系受到了极大冲击。为了与"西学"进行区分,中国士人开始借用兴起于日本的"国......
中国文学史书写从1904年黄人、林传甲算起,已经百余年了。有关文学史书写的探讨已经有很多了,比较著名的有戴燕、陈平原等人,学术......
1924年1月起由《小说月报》刊登的《文学大纲》,至1927年1月,共连载42章,出版时补全为46章,是中国人撰写“世界文学史”首次大篇幅融入......
本文结合英语世界金庸研究的最新成果《纸侠客:金庸与现代武侠小说》一书,从"作为文本的金庸"、"作为现象的金庸"和"作为话语的金......
本文认为,对"断裂性"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当代文学史书写"研究的深入。引入"断裂性"视域,重视断裂性的文化内涵,有力的突显出文学史书写中......
文学史写作是一种历史想象的方式,是文学、社会、时代、读者、期待、文学生产等诸多因素旋的结果。我们不可能书写一部完美的文学......
民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当时的文学史编纂者将这些女性作家作为一个性别"群体"来叙述已渐成一种风气;1940年代后,尤其是新中......
文学史以历史上存在的文学事实为其对象,因此,文学史乃是一门科学。然而,文学史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又不同于自然史。从历史......
<正>在众多知名海外汉学研究者中,夏志清先生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位。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是其学术奠基之......
“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方法或范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历史描述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就同一性而言,新中国建......
"诗化五四时代精神"作为《女神》的经典文学史形象,历来被认为源于闻一多的《〈女神〉之时代精神》,实际上,它的提出根源于40年代以......
文学史是对文学史事实的书写,书写原则、纲目安排、作家作品的评价与选择等都是文学史观影响的结果,文学史观对文学史书写具有指导......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从历时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作为读者的文学史书写者所书写的文学史无疑是研......
自从1976年11月发表以来,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一直是公认的中国当代诗歌经典。这首诗具有的思想政治价值、诗学艺术价值与文......
<正>"回顾与展望:三十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18日至21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文艺研究》编辑部、苏......
<正>2016年5月20至22日在廊坊召开的"北岛诗歌创作研讨会"可谓意义非凡:除了这是国内召开的第一次关于北岛诗歌创作的研讨会之外,......
<正>话语空间与言说资源尽管"文化诗学"、"文化研究"仍是两个聚讼纷纭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它们却早已成了使用频繁的语词......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里的中文学科,是以文学史教育作为主要结构的,文学史教材的编纂随之成为一个重要论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史书写......
近年来,学术界在针对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逐渐与当代前沿理论接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内涵、问题意识和......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
本论文之论题主要是考察和研究晚清至抗战前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历史,重点探讨文学史书写历史中文学史观(包括文学观)、文学史编撰体......